項次 |
標題新聞 |
資訊來源 |
日期 |
1 |
第一台國產人形產品 現身 |
摘錄經濟A5版 |
2025-08-21 |
台灣發展機器人大突破。廣達集團旗下達明機器人董事長何世池昨(20)日宣布,攜手輝達,自行研發推出台灣第一台國產人形AI機器人「TM Xplore I」,預計2026年量產。
「2025台北國際自動化工業大展」昨天開跑,達明由何世池領軍參展並受訪,釋出以上訊息。
台灣廠商機器人業務百花齊放,惟多聚焦於零組件及周邊業務,尚無完整的國產人形機器人面世。
達明本業是機械手臂,目前為全球前三大協作機器人廠商,與輝達有長久合作關係,也是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欽點的機器人與感測器製造商之一。
本次展會中,達明以「hPysical AI Lab」為核心亮點,推出結合輝達Isaac GR00T N機器人通用模型,與自主研發AI視覺技術的人形機器人TM Xplore I,專為檢測、上下料、倉儲搬運等高混合、高精度產線而設計。
何世池透露,達明2024年投入開發TM Xplore I,目前該機器人為第一代機種,由達明自主開發製造,在林口廠組裝生產,開發目的是達明為嘗試從過往機械手臂負責單一任務,轉向為可移動、適合多工任務的機器人。
達明指出,該機器人搭載輝達Jetson Orin平台,實現高效的AI推論及邊緣計算,採用輪式移動與22軸以上的關節自由度,具備靈巧操作的特性,可以做出更接近人類的複雜動作,並能快速更換末端模組。
達明表示,在本次展會結合德國SCHUNK人形五指機械手,實現「看得懂、做得準」的精密作業能力,讓人形機器人正式踏入工廠第一線,提升產線柔性與效率。
何世池分析,人形機器人目前還在發展初期,目前最大應用還是在工廠區域,因此,基於實際運用需求,達明的TM Xplore I不採用人形的雙足站立,而是使用輪子移動的方式,讓安全性、續航力相對雙足行走更佳。
何世池表示,TM Xplore I預定2026年量產,未來會依據客戶反饋進行修改,比如TM Xplore I目前是結合SCHUNK人形五指機械手,但未來會依據客戶實際場域需求,改裝不同用途機械手臂出貨。
達明機器人營運長黃識忠指出,TM Xplore I初期目標客戶群鎖定學術單位及有合作關係的企業,該機器人除了已在達明林口工廠內測試外,未來也不排除應用在母公司廣達集團工廠內。
|
2 |
花一年時間 做出成果 |
摘錄經濟A5版 |
2025-08-21 |
達明立足協作機器人市場多年,因主攻工廠製造需求,過去對切入人形機器人領域態度保守,加上母公司廣達集團董事長林百里曾形容,人形機器人愈做愈複雜,「又貴又沒客人」,惟隨AI霸主輝達大力推廣機器人,產業風向轉變下,讓一向謹慎的達明,花了將近一年時間,秘密打造出首台國產人型AI機器人。
林百里信奉「烏龜哲學」,企業經營上低調、踏實,這也影響廣達集團高層產品布局態度,讓達明在機器人產業上布局採取穩步經營,不像陸資機器人企業,多採取「賠錢賺吆喝」態度擴張市占率。
故此,達明機械手臂長期主攻工廠端應用,因該領域是目前機器人產業最實際的需求,而以何世池為代表的達明高層,也對人型機器人持保留態度。
林百里曾說,人形機器人愈做愈複雜,「又貴又沒客人」,這麼複雜的機器人用來處理家務「好像不太划得來」。
達明目前已躍升全球協作機器人前三大廠商,在產業地位穩固後,也讓公司開始嘗試切入不同領域。達明從2024年開始研發「TM Xplore I」,切入角度仍是以工廠端應用為主,儘管目前仍為初期階段,但已是國內首款自製的人型機器人。
從外部角度來看,機器人產業近年風向劇變,輝達帶頭大力推廣人形機器人業務,以及大量湧現的機器人新創公司,都在試圖用人型機器人,取代人力或傳統工業機器人、協作機器人角色,這也是達明必須做出改變的一大重要變因。
|
3 |
達明、和椿人形機器人 秀「機」肉 最快下半年落地應用 |
摘錄工商A3版 |
2025-08-21 |
廣達旗下孫公司達明機器人20日在台北國際自動化工業大展,端出 國人首款自研人形機器人產品TM Xplore I,預計明年商業化。而和 椿亦展示四款人形機器人,預計下半年於台灣EMS客戶端實際落地應 用,其中擔任大阪世博導覽工作及參加賽跑比賽的優必選Walker C人 形機器人,亦成展覽焦點。
達明機器人主要的產品為協作型機器手臂,累計迄今已出貨1.5萬 台,為全球第二大業者,該公司今年在自動化展,展示機器手臂煎鬆 餅的功能。但最吸引大家注意的是,首度展示國人自研的人形機器人 TM Xplore I,該產品專門為檢測、上下料、倉儲搬運等高混合、高 精度產線而設計。
達明機器人以「Physical AI Lab」為核心亮點,推出結合NVIDIA Isaac GR00T N機器人通用模型,與自主研發AI視覺技術的人形機器 人TM Xplore I。 TM Xplore I搭載NVIDIA Jetson Orin平台,可實 現高效的AI推論及邊緣計算,採用輪式移動與22軸以上的關節自由度 ,具備靈巧操作的特性,可以做出更接近人類的複雜動作,並能快速 更換末端模組。
達明機器人今年自動化展覽的另一大焦點是「AI即時決策與自動化 解決方案」的應用。
|
4 |
本公司將於114年8月26日召開上市前業績發表會 |
摘錄資訊觀測 |
2025-08-20 |
符合條款第XX款:30 事實發生日:114/08/26 1.召開法人說明會之日期:114/08/26 2.召開法人說明會之時間:14 時 30 分 3.召開法人說明會之地點:台北君悅酒店3F凱悅廳一區(台北市信義區松壽路2號) 4.法人說明會擇要訊息:(1)本公司依「有價證券初次上市前業績發表會實施要點規定」,於上市前辦理股票初次上市前業績發表會。 (2)本次業績發表會將說明產業發展、財務業務狀況、未來風險、公司治理及企業社會責任及臺灣證券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暨上市審議委員會要求補充揭露事項。 5.法人說明會簡報內容:內容檔案於當日會後公告於公開資訊觀測站 6.公司網站是否有提供法人說明會內容:有,網址: https://www.tm-robot.com 7.其他應敘明事項:內容資料將依相關法規公告於公開資訊觀測站。報名網址:https://2vx.io/ust5b9D
|
5 |
機械博士何世池 圓機器人夢 |
摘錄工商A3版 |
2025-08-11 |
達明機器人董事長何世池擁有倫敦帝國學院機械博士的學歷,擅長 控制領域及醫療機器人。在他的帶領之下,達明不僅是全球第一家內 建視覺功能的協作型機器人公司,亦是維持技術領先的企業。2024年 興櫃法說會時,他有感而發表示「做機器人是圓自己一個夢想」。
何世池大學時就讀台大機械系,碩士時主攻自動控制,當完兵,順 利考取公費留學,赴英國倫敦帝國學院就讀博士班,研究領域為機械 手臂在膝關節置換手術中的應用。
求學期間,一直對於自動化、機器人有濃厚的興趣和憧憬。可惜回 到台灣後,沒有機器人相關的工作機會,於是先去工研院光電所,投 入光碟機研發,當時覺得光碟機也算是與控制馬達相關的領域。
1999年何世池被延攬至廣明光電,當時覺得光碟機是最便宜的儲存 設備,但仍抵不過不用錢的(雲端免費儲存服務)。當光碟機式微後 ,2012年就開始思考要如何轉型,開啟投入機器人領域的想法。
廣明做的是代工,後來成立機器人部門,因產品及運作思維大不同 ,達明機器人於是獨立出來,擁有自己的產品及品牌,因此,需要尋 求差異化及找到獨特的優勢。這也是達明機器人以協作型和視覺為主 的原因。該公司一開始就不是單賣機器手臂,而是提供一套融合AI、 視覺、軟體平台與生態系的智慧製造解決方案。
隨著AI的進步,機器人除了「看得懂」,還可以「想得通」及「學 得快」。雖然目前機器人多半是在結構性的環境運作,但未來的「藍 海」,將出現在非結構性的場景(如家庭),雖然目前看來是夢想, 但何世池說「以前覺得人形機器人,是在天上,遙不可及」,現在A I技術卻「開了一扇窗」,未來突破限制,因應出多樣化的解決方案 ,應可期待。
|
6 |
9月轉上市 達明:機器人市場未來十年迎倍數成長 |
摘錄工商A3版 |
2025-08-11 |
台股最「純」機器人股、達明機器人(4585)將於9月轉上市。董 事長何世池表示,全球機器人產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黃金期,尤其是 AI時代來臨,有機會將多變化的應用和需求,變成解決方案。而AI結 合機器人,將是這波工業革命中最具變革性的組合,預期全球機器人 市場在未來十年,將迎來倍數成長。
達明機器人最主要的產品為結合視覺功能的協作型機器人(AI Co bot)。何世池回憶2016年成立之初,市場上以四大機器人廠商、傳 統工業型機器人為主,達明是後進者,需要透過「差異化」來突圍市 場。
首先,達明直接切入協作型機器人,讓人與自動化機器可以共同完 成任務,相較傳統機器人需有圍籬、大範圍工作區,協作型機器人有 感測器,遇到人靠近,動作可慢下來,因此能與人一同協作,完成任 務。第二項的突破,則是在協作型機器手臂,裝上「眼睛」。何世池 說,傳統的工業型機器人「眼睛閉著做固定的事情」,達明覺得「沒 有人做的(視覺)才是機會」。
視覺功能讓機器手具備定位、識別、量測等能力,且可快速進行手 臂與視覺的自動校正。相較其他競爭對手需要找第三方夥伴支援,再 進行系統整合,達明協作型機器手臂勝在CP值、效率。
達明協作型機器手臂廣泛應用於電子產業、物流、醫療等領域。近 來不少電子製造業利用AMR(自主移動機器人)加上協作型機器手臂 ,進行生產線的檢測,成為推升達明今年業績的主要動能。
近兩年發展迅速的AI人工智慧,何世池認為,這會將機器人帶往下 一個階段,AI對於視覺定位、視覺檢測方面,的確帶來足夠的價值。 未來,透過AI模型及架構,可將應用需求變成可能,尤其是變化多端 以及多樣需求的應用。
但目前遇到最大的挑戰和困難是「訓練資料」,以及「商業模式」 。何世池舉例,目前訓練機器人折紙箱的動作,運算費用就貴到翻。 以會翻跟斗的機器人為例,很酷炫,也很好,但是其商業模式及價值 在哪?也是需要思考。
|
7 |
自動化展 聚焦人形機器人 |
摘錄工商A3版 |
2025-08-11 |
繼8日世界機器人大會(WRC)在北京熱鬧登場,緊接著2025年台北 國際自動化工業大展於8月20日開幕,包括所羅門、達明機器人、和 椿均積極參展,並不約而同,在自動化展發布人形機器人相關產品及 解決方案。業者指出,2025年為人形機器人元年,而「AI+機器人」 為未來主流趨勢。
根據GrandView Research等研究機構顯示,到2030年時人形機器人 的產值可望達40.4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17.5%,研究機構TrendFo rce預期,2027年時人形機器人產值逾20億美元,2024~2027年的年 複合成長率達154%。機器人未來關鍵突破口將是低成本高精度的驅 動關節模組與長時續航電池,能否解決這兩大瓶頸,將決定人形機器 人商業化普及速度。
業者表示,人形機器人目前僅在相當早期階段,但相關研發已開始 投入。以AI及3D視覺辨識為主的所羅門,即將於自動化展時,推出新 的視覺辨識及AI軟體,搭配輝達最新機器人運算平台Jetson Thor。 針對人形機器人視覺辨識商機,該公司已經預備好。
達明機器人專注於協作型機器人手臂,該公司研發搭載輪子的人形 機器人產品,將於20日首度亮相。該公司表示,未來持續投入人形機 器人的技術開發,最主要聚焦於「可落地、能夠解決產線痛點」,同 時也強調AI推論整合的工業級應用。
和椿科技亦看好「AI+機器人」的前景,以解決方案為本,以服務 整合商為定位,為客戶解決痛點。此次自動化展,該公司將展示三個 品牌、共四款人形機器人,其中包括代理自中國大陸優必選及越疆兩 家公司的產品,未來的應用場景,在於工業、商業及服務等類型。
業者表示,人形機器人要普及,仍有相當長遠的路要走,最重要的 是具備商業化的價值,最終仍是要視生產成本及AI智慧化的程度等因 素而定。
不過,看好機器人產業的長期前景,機器人相關上中下游業者及六 大公協會於7月份成立台灣AI機器人產業大聯盟,並預期2030年,台 灣機器人整體產值可望突破兆元,並以打造下一個護國神山為目標。
2025年自動化展的參展廠商,還包括有上銀、大銀微、直得、新代 、台達電、新漢、茂綸、士電、中光電、東元等業者。
|
8 |
本公司受邀參加元大證券舉辦之法人說明會 |
摘錄資訊觀測 |
2025-08-04 |
符合條款第XX款:30 事實發生日:114/08/05 1.召開法人說明會之日期:114/08/05 2.召開法人說明會之時間:14 時 30 分 3.召開法人說明會之地點:元大金控(台北市敦化南路一段66號) 4.法人說明會擇要訊息:本公司受邀參加元大證券舉辦之法人說明會,說明公司營運概況及未來展望,參加者以元大證券邀請者為優先。 5.法人說明會簡報內容:內容檔案於當日會後公告於公開資訊觀測站 6.公司網站是否有提供法人說明會內容:無 7.其他應敘明事項:無
|
9 |
達明釋機器人3大發展主軸 |
摘錄工商B5版 |
2025-08-02 |
協作型機器人手臂廠商達明機器人(4585)預計9月轉上市。該公 司1日於法說會上表示,達明在AI及視覺技術領先,未來將朝著幾個 方向發展,並揭示將投入人形機器人產品技術的開發。
達明強調,機器人不該僅是工廠內的工具,應視為人類工作上的得 力夥伴,未來機器人需兼具腦、眼、手、聰明與安全。在此前提下, 達明鎖定AI引擎、視覺及機器人三個主軸的「AI COBOT」為主要定位 。
以營收來看,達明目前排名全球第三,落後於市場龍頭UR及中國大 陸業者越疆。迄今達明機器人累計出貨1.5萬台,適用的產業涵蓋電 子業、汽車、倉儲、工具機及半導體和食品產業。達明法說會上表示 ,未來計畫再切入製藥業、醫療衛生、物流等領域。
相較於其他競爭對手,達明表示,該公司優勢在於機器手臂產品內 建AI視覺軟體,著重發展電子、汽車與半導體業務。在中國半導體市 場,因產品穩定度與CP值高,市占率持續提升。
根據Grand View Research報告指出,2025~2030年的協作型機器 人的年複合成長率為31.6%。
目前達明全擁有逾百個合作經銷商,產品銷售約50個國家。該公司 在法說會表示,展望未來,希望持續開發大型經銷商及終端客戶,並 推廣可快速複製的應用,以利中小企業導入,例如,焊接、堆棧、S MT、檢測等。
達明目前生產基地全在台灣,對於台美對等關稅暫行20%,該公司 表示,目前美國市占僅5%,影響不大。
不過,受近期匯率影響,達明第二季營收3.96億元,季減2成,第 二季每股稅後淨損0.33元,由盈轉虧。累計上半年營收8.91億元,其 中,業外損失達0.33億元,稅後純益0.36億元,每股稅後純益0.4元 。
|
10 |
本公司受邀參加元大證券舉辦之法人說明會 |
摘錄資訊觀測 |
2025-07-31 |
符合條款第XX款:30 事實發生日:114/08/01 1.召開法人說明會之日期:114/08/01 2.召開法人說明會之時間:14 時 30 分 3.召開法人說明會之地點:元大金控(台北市敦化南路一段66號) 4.法人說明會擇要訊息:本公司受邀參加元大證券舉辦之法人說明會,說明公司營運概況及未來展望,參加者以元大證券邀請者為優先。 5.法人說明會簡報內容:內容檔案於當日會後公告於公開資訊觀測站 6.公司網站是否有提供法人說明會內容:無 7.其他應敘明事項:內容資料將依相關法規公告於公開資訊觀測站。
|
11 |
公告本公司董事會通過114年第二季合併財務報告 |
摘錄資訊觀測 |
2025-07-30 |
1.財務報告提報董事會或經董事會決議日期:114/07/30 2.審計委員會通過財務報告日期:114/07/30 3.財務報告報導期間起訖日期(XXX/XX/XX~XXX/XX/XX):114/01/01~114/06/30 4.1月1日累計至本期止營業收入(仟元):891,328 5.1月1日累計至本期止營業毛利(毛損) (仟元):459,986 6.1月1日累計至本期止營業利益(損失) (仟元):73,809 7.1月1日累計至本期止稅前淨利(淨損) (仟元):40,087 8.1月1日累計至本期止本期淨利(淨損) (仟元):36,288 9.1月1日累計至本期止歸屬於母公司業主淨利(損) (仟元):36,288 10.1月1日累計至本期止基本每股盈餘(損失) (元):0.4 11.期末總資產(仟元):2,590,611 12.期末總負債(仟元):782,485 13.期末歸屬於母公司業主之權益(仟元):1,808,126 14.其他應敘明事項:無
|
12 |
Al機器人產值 五年衝兆元 |
摘錄經濟A5版 |
2025-07-23 |
「台灣AI機器人產業大聯盟」昨(22)日成軍,象徵台灣發展AI機器人產業邁入新里程碑。聯盟也宣布,將透過國產化與國際化,提升產品價值,目標2030年AI機器人產值突破兆元大關,打造台灣另一個護國神山。
台灣AI機器人產業大聯盟由台灣智慧自動化與機器人協會、台灣雲端物聯網產業協會、台北市電腦公會、台灣區電機電子公會、台灣機械公會與台灣工具機暨零組件公會等六大公協會共同發起成立。
聯盟指出,未來在六個公協會會員的攜手合作下,透過AI機器人關鍵零組件、共用平台、系統整合共同協力,將可真正打造AI機器人生態系,讓國產化機器人落地應用與全球輸出。
昨天的聯盟成立大會,包括副總統蕭美琴、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國發會副主委彭立沛、國科會政務副主委陳炳宇及經濟部政務次長何晉滄等人都到場見證。
蕭美琴指出,「AI機器人,是下一波工業革命的引擎」,未來將深度應用於空中、地面、水域等各類載具與產業場域,提升工作效率、解決高齡化、照護與缺工等社會挑戰。這場革命不在於取代人力,而是透過人機協作,創造更高價值。
智動協會理事長絲國一指出,機器人是AI技術落地的重要載具,也是Al結合晶片、機械、資通訊與軟韌體等跨領域技術的複合系統。台灣機器人發展至今已具有相當基礎的軟硬體產業鏈,在這個基礎上再加入AI,將可使現有機器人產品升級。
智動協會指出,2024年台灣AI及機器人整體產業產值接近6,600億元,台灣AI機器人產業大聯盟將串聯台灣領航單位,創建AI機器人跨產業平台。聯盟並提出四大願景,包括人才培育、國產自主、應用落地及產值新高。
聯盟並將透過「大競賽」、「大運行」及「大展覽」等三大行動方案落實,在2030年完成四大目標:推動機器人平台規格化、四大核心系統國產化、落實大八領域運行及導入,2030年AI機器人整體產值突破兆元。
另外,新漢董事長林茂昌指出,人型機器人未來將有機會大量進入人類生活之中,一旦資安防護稍有漏洞,其敏感性有甚於現已被抵制的IP-Camera、無人機、與TikTok等中國大陸產品,所以人型機器人將來必然也是「供應鏈安全」與「友岸外包」的範疇。
達明機器人營運長黃識忠則表示,人形機器人的應用上,成本和智慧化程度是關鍵,才能切入產業界和服務業,長期來看,自動化趨勢不會改變。
|
13 |
達明遞延訂單 下半年出貨 |
摘錄經濟C4版 |
2025-07-23 |
廣達集團旗下達明(4585)機器人營運長黃識忠昨(22)日指出,第2季營運受到關稅影響,部分客戶出現訂單遞延現象,預期等美國總統川普對等關稅稅率公布完畢後,遞延訂單有望在下半年陸續出貨。維持今年全年營運優於去年的目標。此外,證交所日前已通過達明機器人從興櫃轉上市申請案,市場預期,達明將於今年9月掛牌。
黃識忠出席台灣AI機器人產業大聯盟成立大會。黃識忠指出,受美國關稅影響的遞延訂單有望下半年陸續出貨,有利營運表現。
達明先前已提出預警,川普關稅政策影響客戶資本支出計畫,導致達明第2季營收降至3.96億元,季減20.16%、年減9.59%;累計今年上半年營收為8.91億元、年增16.35%。
觀察中國大陸機器人市場發展,黃識忠直言,當地市場競爭激烈「非常捲」,而且是「賠錢生意也在做」,透過提供硬體給學術和研發單位使用,未來其他應用落地與加值服務將是重要關鍵。
不過,達明在大陸市場主要競爭優勢在視覺+AI+機械手臂的整合方案,從整體解決方案角度來看,達明的產品反而比很多陸商產品更划算;目前大陸市場業績占達明營收約三成,主要是攻高階應用,達明看好2025年大陸營運仍會持續成長。
從區域市場表現來看,達明看好北美及大陸市場需求,至於歐洲、日本方面的訂單,表現也很穩健。
隨著川普政府力推美國製造,包含台積電以及國內大型電子代工廠皆強化美國布局,由於美國人工成本較高,對自動化需求更大,達明機械手臂在AI伺服器組裝、半導體領域都已有實際應用及出貨,將受惠這波美國製造帶來的自動化需求。
至於匯率問題,黃識忠指出,匯率干擾一定會帶來影響,但在多幣別收入分散風險策略下,匯率影響仍在可控範圍內。
|
14 |
AI機器人產業 拚2030產值破兆 |
摘錄工商A3版 |
2025-07-23 |
協作型機器人手臂商達明機器人營運長黃識忠22日出席AI機器人產 業大聯盟時表示,自動化是未來的趨勢,且是不歸路,未來會一直成 長,所羅門董事長陳政隆亦透露與輝達合作密切,已有人形機器人的 AI視覺解決方案。台北市電腦公會理事長彭((又又))浪致詞時表 示「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才能走得遠」。
針對AI機器人產業大聯盟的成立,並喊出2030年產值破兆。達明機 器人表示,未來產業走向就是AI及機器人,台灣應該要有一個平台。 黃識忠表示,台灣的優勢是具有優秀的供應鏈,未來這些零部件亦會 需要有出海口,將產品賣給國際業者。
黃識忠分析,未來機器人產業的相關應用,可以率先鎖定台灣的優 勢產業,即製造產業,例如協助建置智慧型工廠,接下來再延伸到服 務業。
達明機器人的協作型機器手臂目前年出貨量逾4,000台,客戶以歐 洲、中國大陸、台灣及美國為主。美國市場目前占比約5%,受關稅 及匯率影響有限。但不可諱言,美國關稅政策所影響的範圍很大,目 前歐洲客戶就因關稅議題,市場動能較弱,上半年中國大陸市場成長 動能較強。
AI及3D視覺辨識廠商所羅門董事長陳政隆亦出席AI機器人產業大聯 盟成立大會,他表示,該公司與AI大廠輝達合作密切,除運用Isaac 平台,提供機器人及手臂最佳路徑,在AI視覺方面已應用於AI伺服器 產線的瑕疵檢測,針對人形機器人亦有視覺解決方案,預計8月自動 化展時亮相。
台北市電腦公會理事長彭((又又))浪在致詞時表示,台灣是全 球ICT產業的重要樞紐,從半導體、晶片設計,到軟體、感測模組、 系統整合,都有深厚的實力。這正是台灣最大的優勢,也是推動AI機 器人產業前行的堅實基礎。
他表示,近年AI技術突飛猛進,機器人已不只是工廠自動化的標配 ,更開始走進醫療、農業、餐飲、零售,乃至城市治理的各個角落。 無論是無人載具,服務型機器人,移動型機器人,協作型機器人,或 是四足、甚至人形機器人,只要搭載強大的AI演算法與感測技術,就 能成為各行各業最可靠的助手,為人力短缺、產業升級,帶來新的解 方。
|
15 |
公告本公司114年第二季財務報告董事會預計召開日期
為114年07月30日 |
摘錄資訊觀測 |
2025-07-22 |
1.事實發生日:114/07/22 2.公司名稱:達明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3.與公司關係(請輸入本公司或子公司):本公司 4.相互持股比例:不適用。 5.發生緣由:公告本公司114年第二季財務報告董事會召開日期 6.因應措施:無。 7.其他應敘明事項(若事件發生或決議之主體係屬公開發行以上公司, 本則重大訊息同時符合證券交易法施行細則第7條第9款所定 對股東權益或證券價格有重大影響之事項): (1)董事會召集通知日:114/07/22 (2)董事會預計召開日期:114/07/30 (3)預計提報董事會或經董事會決議之財務報告或年度自結財務資訊年季: 114年第二季合併財務報告 (4)其他應敘明事項:無
|
16 |
AI機器人產業大聯盟 成軍 |
摘錄工商B5版 |
2025-07-22 |
台灣AI機器人產業大聯盟預計22日上午成立,該聯盟的組成涵蓋台 灣機器人產業的上中下游業者,從晶片、零組件、機器手臂、機器視 覺、系統整合等業者,六大公協會亦加入。業者透露,該聯盟希望推 動台灣AI機器人的創新應用與國際輸出。
即將上市的達明機器人(4585)營運長黃識忠、AI及3D視覺辨識廠 商所羅門(2359)董事長陳政隆、資策會董事長黃仲銘等人,今日將 親自出席。
此次台灣AI機器人產業大聯盟的規模龐大,共有六大公協會及多家 法人及研究機構共同參與,並且各司其職,包括機械公會、工具機公 會、工研院、資策會、台灣雲端物聯網協會、台灣智慧自動化與機器 人協會等等。
而出席的業者亦涵蓋機器人上中下游的相關廠商,如零組件的上銀 、台中精機、新漢,系統整合的廣運,機器手臂的達明機器人,相關 AI及應用等軟體廠商如所羅門等和凌群電腦。
據了解,副總統蕭美琴亦會出席成立大會,顯示政府部門對此產業 的重視。該聯盟希望推動台灣AI機器的創新應用與國際輸出。
達明機器人表示,該公司樂觀並期待,在相關合作夥伴的努力下, 能加速推動台灣機器人產業的發展。
業者表示,台灣雖然在電腦、筆電.智慧型手機的製造累積了許多 經驗,但針對機器人、人形機器人等產業,仍未有強韌的生態圈,目 前無法與美國的AI大語言模型、日本的精密機械及中國大陸的生產效 率等優勢相抗衡。
透過彼此結盟及合作,業者認為,還需要爭取政策的支持和資源, 台灣才有機會在歐美日及中國等競爭對手的夾擊下,走出一條路。
上周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及輝達董事長黃仁勳不約而同,對於機器 人產業前景表示樂觀,在兩大科技龍頭的按讚之下,機器人類股在上 周五與21日均有亮眼的好表現。
其中,預計8月推出人形機器人的和椿,繼上周五漲停作收後,21 日以117元作收,單日漲幅6.36%,成交量爆增至6.18萬張。
所羅門21日漲幅1.78%,以143元作收,達明機器人21日則是以38 5.5元作收,單日漲幅0.75%。
|
17 |
達明機器人上市前現增 每股230元溢價發行 |
摘錄工商A 15 |
2025-07-16 |
協作型機器人手臂廠商達明機器人15日公告,將辦理上市前現金增 資案,預計發行普通股128,00仟股,暫訂以230元溢價發行,預計募 集總金額為29.44億元。
達明機器人為廣達旗下孫公司,母公司為SSD、HDD代工為主的廣明 ,廣明持股達明機器近8成股份。達明機器人最主要的產品為協作型 機器人手臂,內建有視覺辨識功能及AI推論。產品銷售以歐美、中國 大陸、台灣及日本等地為主。
達明15日公告,配合上市將增資發行普通股12,800仟股,暫訂以新 台幣230元溢價發行,預計募集總金額為29.44億元。其中,10%的股 份保留給員工認購,其餘9成增資新股由推薦證券商辦理上市前公開 承銷。
達明機器人預計第三季從興櫃轉上市。該公司日前公告第二季營收 3.9億元,季減2成,年減1成,主要因美國關稅尚未定案,客戶相關 支出遞延所致。2025年上半年度累計營收為8.91億元,年增16.35% 。
目前美中關稅尚未定案,但達明機器人表示,由於美國市場占比僅 5%,受影響不大。但關稅未定,使得部份業者對於全球布局及IT支 出處於觀望態度,長遠而言,廠商赴美國籌設工廠,對於自動化需求 是增溫,達明已在美國印第安那州擴充服務團隊,為當地客戶服務能 量預作準備。
|
18 |
公告本公司董事會決議初次上市掛牌前辦理現金增資發行新股 |
摘錄資訊觀測 |
2025-07-15 |
1.董事會決議日期:114/07/15 2.增資資金來源:現金增資發行新股 3.發行股數(如屬盈餘或公積轉增資,則不含配發給員工部分):普通股 12,800 仟股 4.每股面額:新台幣 10 元 5.發行總金額:128,000 仟元 6.發行價格:暫定以新台幣 230 元溢價發行,預計募集總金額為新台幣 2,944,000 仟元 ,惟實際發行價格授權董事長參酌市場狀況,並依相關法令與主辦證券承銷商共 同議定之。 7.員工認購股數或配發金額:1,280 仟股 8.公開銷售股數:11,520 仟股 9.原股東認購或無償配發比例(請註明暫定每仟股認購或配發股數): 除依公司法第二百六十七條規定保留增資發行股數之10 %計 1,280 仟股由員工認購 外,其餘 90 %計 11,520 仟股依證券交易法第二十八條之一規定及本公司民國 113 年 6 月 21 日股東常會決議,由原股東放棄認購權利,以供推薦證券商辦理上市前 公開承銷,不受公司法第267條關於原股東優先分認規定之限制。 10.畸零股及逾期未認購股份之處理方式: (1)本公司員工若有認購不足或放棄認購部份,授權董事長洽特定人認購之。 (2)對外公開承銷認購不足部份,依中華民國證券商同業公會證券商承銷或再行銷 售有價證券處理辦法規定辦理。 11.本次發行新股之權利義務:本次現金增資發行之股份均採無實體發行,發行新股之 權利義務與原已發行普通股相同。 12.本次增資資金用途:充實營運資金。 13.其他應敘明事項: (1)本次現金增資案俟主管機關申報生效後,授權董事長訂定增資基準日、股款繳納期 間及辦理本次現金增資發行新股之相關事宜。 (2)本次現金增資發行新股之發行價格(承銷價格)、條件、募集金額及其他相關事項 ,如因法令規定、主管機關要求、基於營運評估、因應客觀環境需求或因其他情事而 有修正之必要,暨其他未盡事宜之處,擬授權董事長全權處理之。
|
19 |
機器人概念股業績俏 H2續增溫 |
摘錄工商A3版 |
2025-07-13 |
機器人概念股包括所羅門、達明機器人及和椿等業者,2025年上半 年均繳出雙位數成長的業績。公司表示,未來智慧工廠的發展趨勢, 加上國際業者投入人形機器人的軟硬體研發,對機器人產業發展持樂 觀態度。
機器人指標型廠商特斯拉日前宣布,旗下人形機器人Optimus暫停 採購和生產,主因軟硬體出現問題,包括零組件關節過熱及續航力不 佳,以及軟硬體整合不夠穩定等。因此,原定2025年將生產5,000台 人形機器人的目標,可能下修至千餘台,對市場信心及後市產生負面 衝擊。
所羅門董事長陳政隆表示,人形機器人生產廠商不只特斯拉一家, 歐美及大陸不少業者,均投入生產和研發,未來人形機器人、機器人 仍是正向發展的趨勢。
台灣的機器人概念股,2025年上半年均繳出亮眼的成績。以AI及3 D視覺辨識為主要業務的所羅門,第二季營收達10.39億元,雖然較第 一季減少14.4%,但較於去年同期大幅成長38.3%。累計上半年營收 22.54億元,年增46.19%。所羅門表示,由於2024年整體基期較低, 對比今年則有顯著成長。今年上半年,除了既有的機電等業務,與機 器視覺相關的AI及3D辨識等軟體業務,呈倍數成長。
所羅門對於人形機器人,亦有解決方案新品「超眼力」(Super V ision)。在移動的狀態可辨識3公尺遠距的細微文字及2.5公尺外的 QR Code。
達明機器人預計第三季從興櫃轉上市。該公司為電子大廠廣明持股 近8成的子公司。該公司第二季營收3.9億元,季減2成,年減1成,主 要因美國關稅尚未定案,客戶相關支出遞延所致。
和椿6月營收為2.1億元,年增73.4%,創同期新高,歷史次高,主 要受惠於各事業同步成長,機器人產品事業處均成功切入其負責的產 業客戶。
|
20 |
達明+22% 廣明+5.7% |
摘錄經濟C3版 |
2025-07-08 |
廣達集團旗下廣明(6188)及子公司達明機器人6月營收出爐,廣明為7.63億元,月增5.71%;達明為1.51億元,月增22.76%。
廣明6月營收年增21.21%;第2季營收22.39億元,季減8.28%,年增19.35%;上半年營收46.8億元,年增14.98%。
達明6月營收年增9.68%;第2季營收3.96億元,季減20.16%,年減9.59%;上半年營收為7.66億元,年增16.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