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fuling888.com.tw
網站瀏覽人數:00010370 人
日期:2025-07-31
會員登入
帳號:
密碼:
認證:
8874
詢價必答
姓名:
性別: 男.
電話:
手機:
股票名稱:
詢價 (買):
詢價 (賣):
張數:
內容:
認證:
5526
以手機號碼自動登入:
台北股市
國際股市
道瓊工業走勢

0919-186-809

QRCode 便捷網址連結

廣告連結
首頁 > 公司基本資料 > 安聯證券投資信託股份有限公司 > 個股新聞
個股新聞
公司全名
安聯證券投資信託股份有限公司
 
個股新聞
項次 標題新聞 資訊來源 日期
1 安聯主動式ETF 聚光 摘錄經濟C5版 2025-07-31


安聯投信發行的主動安聯台灣高息ETF(00984A),日前正式於集中市場掛牌,期許藉由產品創新、研究和滿足多元客戶服務,提升台灣主動式ETF市場在國際市場的能見度,並響應政府打造「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政策。

以主動式資產管理著稱的安聯環球投資旗下安聯投信表示,在2025年台灣主動式ETF元年推出主動安聯台灣高息ETF,主要希望讓投資人在資產配置時,有更主動、多元的選擇。

另一方面,台灣是安聯投信深耕超過35年的重要基地,選擇以台灣市場作為全球首發主動式ETF的起點,不只是市場戰略上的布局,更是主動式投資的落實,也是對台灣資本市場成熟度與潛力的肯定。

就投資理念來看,安聯投信的台灣主動式ETF採用量化方法與質化方式並行,藉由整合人性化洞察及量化工具,輔以產業與個股調研的研究模擬策略,能更有效實現既定投資目標,選股邏輯為結合多種選股策略,獨特模組化設計可更精準實踐整理投資目標,有效降低單一策略失敗的風險,確保投資組合長期競爭力。

主動投資深植於安聯投信的DNA中,以高度分散的多重策略投資組合,不被單一選股方法束縛,同時確保在妥善風險管理下,還能根據市場狀況靈活調整投資組合,滿足投資人多元化需求。

展望後市,台股目前正值除息旺季,是布局高息標的的關鍵時點。主動安聯台灣高息ETF自成立以來,在布局策略上採取「貼近掛牌、穩健建倉」策略,優先考量股息收益與個股流動性,逐步提高持股比重,以掌握除息行情與填息機會。

主動安聯台灣高息ETF憑藉多元投資策略、穩健的收息來源與相對分散的投資組合,在市場波動中更具防禦性與現金流優勢,將持續為投資人創造穩健收益與資本成長的雙重機會。

隨市場逐步消化短期雜音,企業獲利有機會重新主導行情,近年持續增添多檔聚焦股息的台股ETF,使產品線更豐富。不過,各檔ETF選股邏輯有所差異,證交所提醒於規劃投資前應先了解商品特色及風險。
2 12檔台股ETF 周績效搶鏡 摘錄工商C1版 2025-07-31
  台股大盤30日無畏川普關稅期限在即,開高走高上漲260.2點,漲 幅1.12%,一舉收復5、10日線,帶動台股ETF績效紅通通,觀察近一 周75檔台股ETF,有12檔打敗大盤的上漲0.61%。法人表示,關稅政 策反覆多變,台股料延續震盪走勢,操作上更加仰賴選股,可透過訴 求主動選股、靈活調整部位的台股主動式ETF應對。

  主動群益台灣強棒ETF經理人陳沅易指出,台股融資餘額從3月6日 最高的3,286億元,下滑至4月底最低點的2,081億元,目前融資餘額 只回升至2,300億元,顯示股市未有過熱狀況,後續即便出現回檔修 正也不容易出現如四月初不理性拋售的賣壓,目前仍看好台股在關稅 落地後有補漲空間。

  預期市場秩序隨各經濟體與美國取得貿易共識逐漸恢復之後,仍有 過去成長動能,目前全球AI應用持續擴強,衍生對算力的強勁需求, 台灣半導體供應鏈在IT及AI應用上仍極具競爭優勢,在關稅風險可控 、AI趨勢不變,台股後市表現可期。

  野村臺灣增強50主動式ETF基金經理人林浩詳分析,隨著綠能轉型 與北美外銷布局同步發酵,台廠有望在這波全球綠電浪潮中脫穎而出 ,成為下階段具備成長潛力的第二支箭。下半年台股仍有機會挑戰年 內高點甚至歷史新高,短線第二季財報即將陸續公布,因市場將持續 消化美國新關稅帶來的衝擊,短期波動或許難免,但在多空交錯之際 ,投資人更應關注長期趨勢向上的產業,因為資金終將回流結構性成 長題材,看好AI伺服器、高效運算、ASIC等,逢回即是中長線布局良 機。

  安聯投信台股團隊認為,隨電子股財報法說進入高峰,營運展望與 財報表現成為關注焦點,但財報表現不一,加上評價面因素,台股布 局建議選股不選市,仍以AI和半導體為主選單。
3 非投等債雙多 後市可期 摘錄經濟B2版 2025-07-29
根據集保中心25日最新債券ETF受益人統計資料顯示,103檔債券ETF整體受益人上周減少3,804人,今年以來減少14.3萬人,總受益人來到195.7萬人。其中仍有12檔呈現周、月、年受益人數皆增,前兩名分別是群益優選非投等債(00953B)、第一金優選非投債都是非投等債。

群益投信債券ETF研究團隊指出,以原幣美元來看,即使面對今年關稅戰的挑戰,非投等債仍繳出相對亮眼表現,也成為今年最歡迎的債券標的。聯準會對於降息將繼續保持耐心,面對未來不確定的貿易政策影響,較高的市場波動將成為常態,而在市場變化難測的情況下,債券投資更應該回歸初心,聚焦在利息收入,而在當前景氣仍具韌性下,非投等債具備存續期間較短且殖利率較高之雙重特性,其後續表現可期。

群益優選非投等債ETF經理人李忠泰表示,美國7月PMI數據欠佳,不過初領失業救濟金人數顯示勞動市場仍具韌性,而川普雖持續施壓鮑爾降息,且部分官員談話偏鴿,但市場預估聯準會7月會議降息機率仍低。

雖然美國關稅協議的不確定因素仍在,不過市場投資情緒逐漸回穩且企業財報多優於預期,再加上非投等債收益率仍達7%之上,居相對高位,吸引資金續往非投等債流入。截至25日當周,美國非投等債淨流入10億美元,連續第13周呈現淨流入,全年淨流入達160億美元。

安聯投信表示,美國對等關稅談判取得進展、經濟持穩具韌性,加上殖利率具吸引力、風險溢酬偏低,非投資級債券漲勢持續。再觀察相關指標,可以發現近期股債波動趨勢趨於穩固,新興貨幣回升,新興市場本地債重拾動能。
4 韓股台股 外資青睞 摘錄經濟B1版 2025-07-29
美股持續創新高,外資上周在新興亞股中也持續布局東北亞,以對南韓買超16.4億美元最多,其次是台股的14.2億美元;賣超則以印度的2億美元最多,其他則都不到1億美元。新興亞股上周漲多於跌,以印尼大漲3.1%最強,其次是越南漲2.2%,僅兩個市場下跌,即印度跌0.3%、台灣跌0.08%。

今年以來,外資對新興亞股只買超台股,買超金額擴大到16.9億美元;賣超則以對印度賣超90億美元最多,其次是南韓的63.3億美元、印尼的36.1億美元。今年以來,主要新興亞股以南韓漲33.7%最優,再來是越南的22.9%、印尼的8.1%,但泰國大跌13%最重,其次是馬來西亞跌6.8%。

霸菱投顧指出,儘管南韓今年以來領漲亞股,但投資機會仍多。新政府正迅速推動資本市場改革法案;目前的地緣政治格局有利於南韓領先的工業股(如國防、造船、電力和核能);南韓流行音樂的風行則有助於美容產業。

印度今年持續遭外資賣超,但今年來漲幅仍有3%。群益印度中小基金經理人向思穎表示,受關稅未定影響,印度股市7月來持續盤整,但最近企業獲利上修家數明顯增加,有望提振投資人信心。展望後市,在低通貨膨脹、降息環境下,農村消費復甦增速明顯,將嘉惠非核心消費相關類股。至於國防及電力設備族群,則受惠於政策支持。

台股上周微跌,但今年來仍維持正報酬。PGIM保德信金滿意基金經理人郭明玉表示,台股量能維持於月均量之上,加上季線與年線即將形成黃金交叉,若量能持續回升,將有利盤勢維持高檔。另外,近期除了人工智慧(AI)族群為盤面主軸之外,部分傳產股也加入類股輪動,有利多頭行情延續。

安聯投信台股團隊指出,電子股財報法說自7月中旬逐漸進入高峰,營運展望與財報表現成為關注焦點。
5 關稅陸續定案 外資重返台、韓股 摘錄工商C2版 2025-07-29
  隨美國與日本、越南、印尼、菲律賓關稅協議相繼拍板,稅率大幅 降低至15%至20%之間,市場情緒轉趨樂觀,上周外資對主要新興亞 股買多賣少,其中以南韓、台灣最受外資青睞,周買超16.4億、14. 22億美元,台股7月來外資大買76.24億美元,穩居本月新興亞股吸金 冠軍寶座,印度連兩周遭外資提款,上周淨流出2.04億元、失血最重 。

  主動群益台灣強棒ETF(00982A)經理人陳沅易表示,台股已連五 周收紅,大盤今年來小漲1.43%,站穩23,000點大關。隨著各國關稅 政策陸續開獎,不確定因素逐步利空出盡,市場看好在台美關稅落地 後,有望複製日韓股市表現,掀起一波強勢上漲行情,後市持續看好 AI相關供應鏈表現,選股著重具成長性的AI類股,包括AI伺服器、半 導體先進封裝及2奈米受惠股,非電族群則可留意內需、房地產、消 費等類股。

  安聯投信台股團隊指出,隨著電子股財報法說自7月中旬逐漸進入 高峰,營運展望與財報表現成為關注焦點,由於財報表現不一、加上 評價面因素,台股布局建議選股不選市。題材上因企業獲利有望重新 主導行情,故仍建議留意短線漲多所面臨的評價與調節壓力,布局上 仍以AI和半導體為主。

  群益印度中小基金經理人向思穎認為,近日印度總理莫迪訪問英國 ,並與英國首相施凱爾正式簽署簽訂自由貿易協定,此協議象徵印度 將從過去的貿易保護主義逐步轉為開放市場,被看好是印度未來與其 他國家進行貿易談判的試金石,也加深市場預期美印能在期限前達成 關稅協議。股市雖受關稅未定影響,7月來表現盤整,但近期企業獲 利上修家數明顯增加,有望提振信心,後市因低通膨、降息環境,農 村消費復甦增速明顯,看好可選消費類股,及受惠政策支持的國防、 電力設備族群。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強調,短線美股屢創新高後仍須慎防高檔震盪風 險,核心配置首選平衡型基金、複合債及非投資等級債券型基金,股 市持續看好長線趨勢正向的科技及創新科技產業,非美元資產看好全 球公債型基金、日本及印度股票型基金。
6 大罷免後,回歸基本面 台股戰24K 緊盯5焦點 摘錄工商A1版 2025-07-28
  美股四大指數再度續揚,維持強勢格局;法人表示,7月26日大罷 免投票結束,政治不確定因素解除,股市將回歸基本面表現,而上周 五台積電ADR股價改寫收盤新高,與普通股溢價幅度再擴大,有利台 積電股價走勢,看好台股接下來仍有望再攻上24,000點,本周市場將 聚焦於對等關稅延展期限到期、美科技股財報、台股電子股法說會、 AI 大會、聯準會利率決策會議等五大焦點。

  彙整華南投顧董事長呂仁傑、統一投顧總經理廖婉婷等專家看法, 預估台股加權指數8月底之前將在24,000點至年線之間震盪,本周關 稅大限將到期,市場將聚焦於五大焦點:

  一、關稅方面:對等關稅實施日預計8月1日上路,半導體關稅也即 將出爐,隨著近期台股相對國際股市更為弱勢表現,已逐漸反應關稅 利空,因此如美方公布我國關稅稅率在25%以下,算是可接受範圍; 二、美科技股財報:七大科技巨頭中,特斯拉與Google母公司Alpha bet已於上周公布完畢,除輝達於8月底才公布,其他四大科技巨頭蘋 果、Amazon、Meta、微軟等全數集中於本周公布。

  三、台股電子股法說會高峰:聯發科、台達電、日月光投控等多家 重量級科技公司將舉行法說會,將釋出最新營運展望;四、AI 大會 :AI WAVE將在31日登場,匯聚台灣AI軟硬體生態、2025世界人工智 慧大會(WAIC)26日在上海開幕;五、聯準會利率決策會議:若對於 9月降息有更明確的預期,有望可提振市場情緒。

  安聯投信台股團隊表示,目前市場普遍預期7月FOMC維持利率不變 ,9月有機會釋出降息明確指引;由於美、歐、台將陸續公布GDP數據 ,美國FOMC會議將於7月31日召開,鮑爾是否釋出貨幣政策新訊息皆 備受關注。

  台股布局建議選股不選市,題材上因企業獲利有望重新主導行情, 故仍建議留意短線漲多所面臨評價與調節壓力,布局上仍以AI和半導 體為主。國際主要CSP廠商近期公布之AI應用使用量持續走高,市場 對於AI投資能否順利變現之質疑聲轉弱,搭配輝達GB200出貨量逐月 提升及 CSP業者 ASIC訂單增量,帶動AI供應鏈第二季股價表現亮麗 ,但短期漲幅已大且接近半年報公布期,建議留意短線獲利了結賣壓 。
7 台股ETF規模 超車債券商品 摘錄經濟A9版 2025-07-27

台灣ETF市場邁入第23年,持續寫新歷史。經歷兩年規模出現狂牛式飆增,2024年底衝至6.39兆元後,2025年轉趨震盪,上半年至5月時略減579億元,規模達2.9兆,更重大的意義在於結構轉變,台股ETF重回主場,規模超越債券,成為第一大類ETF。

台股ETF發展史從元大台灣50(0050)2003年6月25日成立拉開序幕,經十多年來篳路藍褸,在2017年出現轉捩點,元大投信發行第一檔美債20年ETF,大受壽險公司等機構法人資金歡迎,國泰、中國信託、凱基、群益等公司陸續投入市場,開啟債券ETF成長之路。2019年,債券ETF占整體ETF比重已高達78.1%,成帶動台灣ETF市場規模成長主力。

2023~2024年間,因市場高度預期美國聯準會將降息,吸引一般投資人積極卡位債券ETF,推動債券ETF規模進入新一波高度成長期,受益人數加速成長,創歷史新高,規模更於2024年10月突破3兆元大關,達3.1兆元之多。

在債券ETF大幅成長期間,台股ETF也在2020年迎來契機,由於高股息加速成長,特別是配息頻率從年配,走向季配、月配,吸引領息需求投資人與退休族加入,拉升台股規模占比。

在債券、台股ETF雙軸轉動下,台灣ETF規模2023、2024年分別大增逾1.5兆、2.5兆元,至2024年底達6.39兆元。直至2025年上半年出現震盪,1、2月持續成長至6.47兆、6.6兆元,3月出現轉折,降至6.56兆元,至投信投顧公會最新公布的5月底規模,加計主動式ETF,為6.32兆元。

儘管規模出現波動,但以發行檔數、發行機構來看,至2025年5月底ETF發行公司家數19家,總檔數達272檔。整體ETF規模逾6.3兆,整體基金規模9.6兆,ETF規模占整體基金規模比重達66%創新高。

其中,發行家數增加至19家,本國投信再新增一家聯邦,外商投信也新增一家保德信,加上大華銀、野村,共計三家外商,緊接著7月將有安聯、聯博將投入戰場,同時,另有摩根、貝萊德等積極準備發行ETF,過去在ETF市場的少數族群-外商,成為市場新勢力。

再進一步看台灣ETF的產品結構,債券ETF、台股ETF規模出現一減一增不同態勢。根據投信投顧公會資料,原型台股ETF規模至2024年底達2.71兆元,全年增加1.3兆元,增幅92%,分別創下歷史單年增加金額與增幅最大紀錄,也是連續五年增幅逾50%。

台股ETF買氣在2025年不墜, 反觀債券ETF受聯準會降息步調慢於市場投資人原本預期、新台幣匯率強升、美國財政赤字疑慮等問題干擾,規模下滑;兩者在5月出現交叉,原型台股ETF規模增至2.96兆元,再度超越債券ETF的2.67兆元。

債券ETF受益人數至2024年底達220萬人,較2023年底增加約100萬人,增幅為84%。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劉宗聖表示,2025年在行情震盪影響下,債券ETF受益人、規模同步減少,然而至5月底仍逾205萬 人,代表債券ETF利息免併入綜所稅、與免二代健保補充保費的優勢下,仍對有領息需求或退休族仍具一定吸引力。
8 非投等債、新興市場債 法人齊點讚 摘錄工商C3版 2025-07-25
 儘管全球面臨地緣政治風險與經濟前景不明,固定收益市場在第二 季末展現韌性表現。針對第三季固定收益投資展望,多家法人認為, 非投資等級債及新興市場本地貨幣債表現具吸引力,值得關注。

  富達國際表示,雖然中東地區衝突與貿易談判不確定性仍存,但市 場對利率走勢預期偏鴿,支持債券價格。富達維持對信貸市場審慎立 場,提醒需警惕信貸利差擴張風險。投資建議上,強烈看好新興市場 本地貨幣債券,受惠於當地降息周期與貨幣穩定性,同時也調升美國 非投資等級債評等至加碼。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指出,預期關稅議題可望逐步落幕,市場將轉向 減稅與監管鬆綁等政策利多,企業併購活動亦可能回溫,非投資級企 業整體財務體質良好,發債供給溫和,有利供需平衡,除美國高收益 債之外,建議美元資產部位集中的投資人可搭配全球當地公債基金, 分散貨幣與市場風險;富蘭克林坦伯頓公司債基金經理人葛倫.華勒 分析,BB級以上債券占比逾五成,違約風險可控,殖利率超過7%, 足以支撐報酬潛力,尤其看好金融、能源與工業等具結構改革利多產 業。

  路博邁認為,即使美國未來經濟成長放緩與關稅壓力上升,非投資 等級債的違約率仍可維持在長期平均以下,近15年來非投資級債整體 信用體質改善,BB級債占比提升,債務用途多為再融資,非槓桿收購 ,存續期亦縮短,使得市場更能應對外部衝擊。目前債券利差合理維 持於350個基點以下,不預期大幅擴大。與貿易政策敏感度高的產業 在指數中的比重有限,反而應關注如電信與媒體產業因技術轉型所帶 來的結構挑戰。

  安聯投信強調,雖然避險情緒一度壓低美債殖利率,但全球經濟急 劇放緩機率下降,加上大而美法案引發市場對財政紀律疑慮,利率債 後市壓力不小。相對之下,信用債利差已開始緊縮,反映風險偏好回 溫,當前收益率水準對投資人具吸引力,以穩定配息為核心目標,增 持具防禦性與產業趨勢利多的信用債標的。

  第一金投信預期,美國可能於9月啟動新一輪降息循環,帶動整體 信用資產評價重估。當前美債殖利率波動大,若觸及4.5%水準,可 考慮增配高評級企業債,同時善用非投資級債券提供較佳收益機會。 評估當前景氣表現與政策轉折時機,第一金認為資本利得與息收雙利 的環境有望持續。
9 AI成主旋律 台股拉回可留意 摘錄工商C2版 2025-07-25
台股加權指數上下震盪,投信法人表示,隨時間接近2026年,產業 布局上,AI需求依舊明確,因此建議逢低拉回時,可持續布局AI伺服 器及其零組件、散熱、先進製程半導體,以及受惠美元弱勢的台灣內 需股,操作上建議可優先留意AI概念股、內需股。多空交錯的盤勢, 市場將更重視個股基本面與獲利前景。

  野村臺灣增強50主動式ETF基金經理人林浩詳分析,在當前充滿變 數的市況下,投資人更應回歸基本面思維。AI仍是未來投資的主流, 在行情回落時,真正能穩住盤勢的,往往是那些具備長期趨勢潛力的 公司,從長線角度來看,與其追逐短線題材,不如聚焦在能撐得住景 氣波動、具備核心競爭力的企業,才是資金應優先布局的方向,也更 有機會掌握下一波成長的主軸。

  安聯投信台股團隊認為,隨著川普關稅議題陸續底定,不確定因素 逐漸消彌,美股續登高,加上重要法說相繼登場、半年報表現與未來 展望陸續揭曉,匯率議題對半年報影響亦有望利空出盡,在企業獲利 表現主導下,盤面資金健康輪動,台股展望正向。台股受到美股攀高 提振,表現強勁,但同時要留意短線漲多後可能面臨的調節壓力。

  大華優利高填息30經理人郭修誠指出,就產業面觀察,AI與高階製 造投資動能未減、台灣出口回升,內外資輪動活絡,因此對台股整體 中期仍偏多看待。

  建議聚焦具備成長性與法人買盤加持的主流多頭族群,包含高殖利 率金融股,法人籌碼積極偏多操作個股、CSP業者資本支出上修受惠 族群、美國AI基建台股受惠族群、記憶體漲價受惠族群,以及WWDC2 025受惠概念族群等。

  復華投信國內股票部主管呂宏宇強調,市場不確定性因素消除,A I將成為布局成長股的主旋律。即便有關稅議題干擾,雲端服務供應 商資本支出仍持續成長,預估ASIC仍處於黃金成長期;因AI伺服器量 產瓶頸已克服,從關鍵零組件生產到後端組裝測試,台廠為主要參與 者,將挹注設計代工、關鍵零組件及IP設計服務等產業的營收動能。
10 整體台股基金規模 再創新高 摘錄工商C1版 2025-07-25
 台股行情強強滾,推動台股基金規模創新高。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 至6月底,全體台股基金規模近一個月成長356.11億元至5,883.94億 元,一舉突破去年底創下的歷史紀錄5,875.29億,市場34家基金公司 中,有9家台股基金規模也創新高。

  台股主動式基金目前整體規模前四名均超過500億元,排名第一的 安聯投信則是唯一規模突破千億元的投信公司,統一投信以804億元 居次,野村、國泰投信都超過500億元。根據投信投顧公會6月底數據 ,統一投信不僅台股基金總規模再創新高,旗下4檔台股基金規模改 寫自身紀錄,其中統一奔騰基金淨值18日首度突破280元大關,統一 黑馬基金同日淨值也增長至237.5元,為市場上少數規模在百億以上 ,且淨值超過200元的台股基金。

  投信表示,雖然下半年全球景氣出現放緩跡象,以出口美國為主的 企業可能受到關稅及美元走貶衝擊,但市場對AI的需求依舊強勁,不 僅帶動供應鏈營運持續成長,甚至有望彌補相關類股匯損壓力。近日 公布財報的半導體大廠第二季營收創新高,且AI相關營收高達百億美 元,逐步接近AI營收占比過半的目標,顯示AI仍保持高速成長。

  投信建議,透過台股科技型基金分批布局,鎖定台股科技產業高成 長潛力,投資配置以AI相關供應鏈為核心,搭配摺疊手機及彩色電子 書/電子紙等具備利基市場的產業。

  隨台股漲至高檔區間,法人預期,短線將呈現震盪,且類股輪動加 速,若投資人擔憂產業集中風險,也可以增添配置台股一般型基金, 另外,偏好在股市交易的投資人,則可以選擇主動式台股ETF。
11 主動式ETF 新兵報到 摘錄經濟C5版 2025-07-24


以主動式資產管理著稱的安聯環球投資旗下安聯投信,正式跨足主動式ETF,首檔-主動安聯台灣高息(00984A)14日在臺灣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安聯投信期許藉由產品創新、研究和滿足多元客戶服務,提升台灣主動式ETF市場在國際市場的能見度,並響應政府打造「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政策。

主動安聯台灣高息是安聯環球投資全球首檔主動式ETF,14日在證交所舉辦上市典禮,當天活動包括證交所、國泰世華銀行及安聯環球投資等代表出席,一同見證具歷史性意義的重要時刻。

安聯投信表示,在2025年台灣主動式ETF元年推出主動安聯台灣高息,一是希望讓投資人在資產配置時,有更加主動、多元的選擇;再者,台灣是安聯投信深耕超過35年的重要基地,選擇以台灣市場作為全球首發主動式ETF的起點,不只是市場戰略上的布局,更是主動式投資的落實,也是對台灣資本市場成熟度與潛力的肯定。

就投資理念上,安聯投信的台灣主動式ETF策採用量化方法與質化方式並行,藉由整合人性化洞察和量化工具,輔以產業與個股調研的研究模擬策略,能夠更有效地實現既定投資目標,選股邏輯為結合多種選股策略,而其獨特模組化設計可以更精準實踐整體投資目標,有效降低單一策略失敗的風險,確保投資組合長期競爭力。

再者,主動投資深植於安聯投信的DNA中 ,輔以高度分散的多重策略投資組合,不被單一選股方法束縛,同時確保在妥善的風險管理下,還能夠根據市場狀況靈活調整投資組合,滿足投資人多元需求。

展望後市,對於主動安聯台灣高息而言,目前正值台股除權息旺季(6至8月),是布局高息標的的關鍵時點。主動安聯台灣高息於7月3日成立以來,在布局策略上採取「貼近掛牌、穩健建倉」策略,優先考量股息收益與個股流動性,逐步提高持股比重,以掌握除息行情與填息機會。

憑藉多元投資策略、穩健的收息來源與相對分散的投資組合,在波動市場中更具防禦性與現金流優勢,將持續為投資人創造穩健收益與資本成長的雙重機會。

隨著市場逐步消化短期雜音,企業獲利有機會重新主導行情。而近年也持續增添多檔聚焦股息之台股ETF,使產品線更豐富。不過各檔ETF選股邏輯也有差異,證交所也提醒於規劃投資前應先了解商品特色及風險。
12 13檔台股ETF人氣旺 摘錄經濟B2版 2025-07-22
根據集保戶股權分散7月18日最新統計資料顯示,台股ETF檔數已有75檔,上周大盤指數來到波段高點,台股ETF因受逢高調節使得受益人數略減,上周減少8,092人,總人數來到11,241,066人,但有13檔台股ETF檔受益人呈現周增、月增、年增且逆勢創高。

整體來看,高息型、市值型、主動式台股ETF三分天下,主動式台股ETF已有五檔。受益人數增加的ETF中,群益投信有三檔上榜最多;元大、野村各有兩檔,統一、安聯、富蘭克林華美、聯邦、國泰及永豐則各有一檔上榜。

群益台灣精選高息ETF(00919)經理人謝明志表示,台灣經濟成長動能持續強勁,根據央行預估台灣第2季經濟成長率(GDP) 概估值為5.5%,遠高於原先預測,可望創下五個季度來高點。

由於AI需求的帶動,台灣高科技半導體出口需求暢旺,企業的擴增投資大幅加,帶動除了生產出口成長之外,第1季資本形成實質成長14.72%,台股指數止步不前顯然不符合台灣經濟成長的現況。

中長期不看淡台股,因此若盤勢有回檔,投資人可分批逢低布局。

主動統一台股增長ETF基金經理人陳釧瑤表示,現階段投資策略採選股不選市,優先布局下半年訂單能見度較高且匯率影響較小族群。GB200/300下游組裝開始放量,看好AI供應鏈、AI PC/NB/手機受惠股、折疊手機及400G/800G交換器與光纖受惠供應鏈、彩色電子書/電子紙相關受惠廠商。目前正值台股除權息旺季,高殖利率股也具表現機會。

野村臺灣增強50主動式ETF經理人林浩詳表示,隨著輝達成為全球第一家市值突破4兆美元的公司,輝達在AI領域的霸主地位愈加鞏固。

美股前十大企業中有七家與AI高度相關且市值大幅成長,顯示市場資金正向技術領導者集中,具備技術、資源與平台優勢的企業持續擴大領先差距,形成明顯的「AI巨頭壟斷」格局;台灣為全球AI最大供應鏈,激勵電子股上、中、下游同步轉強,其中以封測與PCB類股最為強勢,電子指數領先創下2月底以來新高,也帶動加權指數走揚,在AI剛性需求催化下,後續仍有高點可期。
13 外資買亞股 最愛台股 摘錄經濟B2版 2025-07-22

外資上周對新興亞股買多於賣,對台股買超22.1億美元最多,其次是南韓5.3億美元;賣超則以對印度的5.7億美元最多,其次是印尼的1億美元。新興亞股上周漲多於跌,以泰國大漲7.6%最強,其次是印尼漲3.7%、台灣及越南漲2.7%,但菲律賓大跌2.7%最重。

今年以來,外資對新興亞股只買超台股,買超金額為2.7億美元;賣超則以對印度賣超88.9億美元最多,其次是南韓的79.7億美元。今年以來,主要新興亞股以南韓漲33.8%最優,再來是越南的17.3%、印度的4.7%,但泰國大跌13.5%最重,其次是馬來西亞跌7.3%。

外資今年來對台股轉賣為買。PGIM保德信中小型股基金經理人杜欣霈表示,晶圓龍頭大廠法說釋出樂觀展望,加上輝達股價持續創高,提振多方士氣。電子股財報法說自7月中旬起進入高峰,營運展望與匯率的影響將成為焦點。建議選股不選市,看好雲端人工智慧(AI)、晶圓代工2奈米供應鏈、記憶體、邊緣運算、光通訊、低軌衛星、機器人、折疊手機等。

安聯投信台股團隊指出,短期雖須留意漲多後的震盪風險,但台股在基本面支撐與資金動能推升下,仍具中期上行空間。企業法說與半年報陸續揭露,有助釐清全年成長動能。市場可望回歸基本面行情,逢回可布局長期成長的產業,如AI、半導體、電動車、電源供應鏈、AI穿戴裝置及智慧終端產品等。

越南今年來漲幅僅次於南韓。中國信託越南機會基金經理人張晨瑋分析,越南受惠於三大順風。一是關稅不確定消除,20%稅率落在預期範圍。二是外資歸隊,在7月的第二周與第一周,外資分別買超6.8兆、5.4兆越盾,創近十年來周買超第三、第四高,資金行情熱絡。三是越南上半年經濟成長率為7.52%,為2011年以來同期新高,優於預期。

印度今年來仍有正報酬,無視於外資大賣超。群益印度中小基金經理人向思穎表示,印度政府全力打造寬鬆的金融環境,以刺激經濟成長,除了透過降息,也推行減稅政策,包括2月先啟動個人所得稅減稅。近期更傳出印度政府有意降低多項GST消費產品稅率,以刺激消費力成長。
14 降息預期修正 投資級企業債吸金減速 摘錄工商C2版 2025-07-22
  隨市場對美國聯準會降息時點的預期持續修正,債券市場走向不確 性增加。根據EPFR統計至7月16日止,投資級企業債從前一周的淨流 入43.1億美元,減速至淨流入38.2億美元,但仍居市場之冠;美國非 投資級債券基金由淨流入5.3億美元,加速至淨流入9.3億美元;新興 市場債基金由淨流入26.8億美元,減速至淨流入0.7億美元,顯示在 利率回升的情境下,保守型資金轉趨觀望。

  安聯投信表示,債券資金流向顯示,利率走勢回彈最直接的影響便 是債券價格承壓,特別是在利率敏感度較高的類別,如投資級債。儘 管如此,非投資級債則在整體風險資產氛圍尚稱正面、殖利率仍具吸 引力的背景下,跌幅相對有限,顯示市場資金在收益與風險之間仍願 意適度承擔信用風險。

  貿易戰所引發的避險情緒曾一度導致美債殖利率下行,不過,隨著 全球經濟大幅放緩機率下降,與大而美法案通過引爆財政擔憂,利率 債將面臨較大壓力。另一方面,景氣衰退疑慮減緩,有利帶動風險情 緒回升,信用利差已反轉緊縮,收益率仍具吸引力,建議配置穩定息 收的信用債。

  富蘭克林坦伯頓全球債券基金經理人麥可.哈森泰博指出,長久以 來,許多美國投資人對美國以外的股債投資本就很低、海外投資人更 已累積大量美元資產部位,這種傾斜本就有問題,川普關稅政策只是 觸發全球分散投資意識的因素之一。尤其全球貿易結構的調整,早自 川普第一任期即已開始,如今包括馬來西亞、印度、巴西、墨西哥等 國家正受惠於友岸外包或近岸外包的貿易模式,放眼全球充斥很多當 地公債和匯市機會可尋。

  富蘭克林坦伯頓公司債基金經理人葛倫.華勒認為,美國非投資級 公司體質改善,信評達BB以上占比高於5成,因此即便經濟成長力道 轉弱,企業違約風險可控,加上殖利率仍處7%以上水準,可彌補潛 在風險,因此市場需求穩固、創造有利的供需技術面優勢。

  展望後市,看好受惠監管鬆綁的金融業、最能受惠大而美法案的能 源業、與受惠製造業回流的工業公司債。
15 全球資金分歧 新興股狂吸金 摘錄工商C2版 2025-07-22
  企業財報喜憂參半,聯準會主席撤換傳聞也干擾市場,全球股市降 溫等待消化市場不定性。回顧全球股票型基金資金流向,根據EPFR統 計至7月16日止近一周,全球新興市場呈現淨流入1.73億美元成為主 要市場之首,已開發歐洲、歐非中東、亞洲不含日本股票型基金呈現 微幅淨流入,美國、拉丁美洲股票基金皆呈現微幅淨流出。

  安聯投信表示,近期全球股市在企業財報、政策訊息與地緣政治的 交錯影響下呈現漲跌互見的走勢。美國企業財報整體表現亮眼,標普 500指數創下新高,科技與電動車族群表現尤為突出。美國總統川普 宣布與印尼達成貿易協議,並持續推進與印度的貿易對話,推升市場 對國際貿易環境的樂觀預期。美國6月零售銷售優於預期,加上失業 救濟申請人數下降、CPI數據符合預期,強化市場對經濟軟著陸的信 心,支撐資金持續流入股市。

  群益潛力收益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徐煒庠指出,美國經濟仍穩健有 撐,先前市場擔心關稅可能打壓美國企業獲利表現,但美企成本結構 中,進口占比僅2成,加上近期美元走貶反而提升美國產品海外競爭 力,AI獲利持續兌現,皆為美股估值帶來支撐,美股亦持續領跑全球 股市。美國經濟衰退風險淡化、企業獲利持穩之下,美股表現仍不看 淡,產業方面可持續留意AI科技、通訊服務、國防工業等族群表現。

  中國信託美國聚焦成長基金經理人唐祖蔭認為,美國政府允許輝達 恢復向大陸出口H20晶片,預計下半年出貨量將達40萬顆,進一步點 燃AI科技股行情,也帶動以科技股為主的那斯達克頻創新高,不過, 從資金流向觀察,美股創高的同時,今年已有800億美元流入黃金避 險,顯見市場對股市展望出現分歧,一方面資金往大型科技股靠攏, 一方面又積極做避險。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強調,近期數據顯示全球經濟活動穩健增長、美 國企業獲利強韌、大陸經濟也有自谷底回溫訊號,共同激勵全球股市 延續漲勢。展望未來兩週是美國超級財報周,加上8月1日對等關稅談 判期限前,美國將公布更多國家的關稅結果,消息面牽動盤勢波動難 免。
16 13檔台股ETF 受益人逆勢創高 摘錄工商C1版 2025-07-22
  根據集保戶股權分散7月18日最新統計資料顯示,上周新增一檔主 動野村台灣50(00985A),使得總檔數來到75檔,但總受益人近一周 卻略減8,092人,總人數來到1,124萬人,今年來增加101.5萬人。

  投信法人分析指出,上周大盤來到波段高點,台股ETF受益人也逢 高調節使得受益人略減,不過仍有包括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 、群益臺灣加權反1(00686R)、主動群益台灣強棒(00982A)、國 泰臺灣加權正2(00663L)、元大台灣50(0050)、主動野村臺灣優 選(00980A)、主動統一台股增長(00981A)、主動安聯台灣高息( 00984A)等13檔受益人呈現周增、月增、年增且逆勢創高。

  整體來看,高息型、市值型、主動式台股ETF三分天下,維持配息 新高的00919表現出色連續上榜,五檔主動式台股ETF全數創新高;團 隊績效來看,群益投信旗下有三檔上榜最多,元大、野村各有兩檔上 榜居次,統一、安聯、富蘭克林華美、聯邦、國泰、永豐各有一檔上 榜。

  群益台灣精選高息ETF(00919)經理人謝明志強調,高息資產具備 易漲抗跌的特性更能抵禦金融市場的波動度,配置中不可或缺的即是 台股高息ETF,中長期不看淡台股,因此若盤勢有回檔,可分批逢低 布局。

  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基金經理人游日傑表示,儘管目前關稅 的不確定性尚未完全排除,但根據市場預估,台股企業在2025年仍有 望維持雙位數的每股盈餘成長,且目前指數仍未超過去年高點,顯示 台股仍然具投資價值。

  安聯投信台股團隊則認為,短期雖然需要留意漲多後的震盪風險, 但台股在基本面支撐與資金動能推升下,仍具中期上行空間,隨著企 業法說會以及半年報陸續揭露,市場可望回歸基本面主導行情。
17 三利多抬轎 台股勇闖24K 摘錄工商A2版 2025-07-21
  各國關稅陸續出爐,美股呈現高檔震盪行情,法人認為,台灣對等 關稅要高於日本與韓國的25%之機率相對較低,看好台股在7月底之 前,有望在美股延續強勢格局、AI禁令有望解開、台積電法說樂觀情 緒延燒等三大利多支撐下,由台積電領軍加權指數創今年新高,朝2 4,000點大關邁進。

  綜合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國泰證券證期處協理蔡明翰等專家看 法,台股短線樂觀情緒有望延續,看好在7月底之前仍有三大利多將 支撐加權指數再挑戰今年新高,短線加權指數將於24,000點至月線之 間震盪,仍可偏多操作,於指數接近壓力區時,根據風險承受度可考 慮適度逢高進行部分獲利了結。

  利多一:根據近10年資料統計、美股7月上漲機率達100%,近期又 創新高有望續強,且台積電ADR今年1月攻上226.4美元為當時歷史高 點,台積電當時股價創1,160元歷史高檔,而近期台積電ADR再刷新歷 史高,儘管上周五回檔但仍守在240美元以上,但台積電股價卻僅維 持在1,160元,看好台股仍具有補漲空間,有望在台積電領軍下再刷 新今年高點。

  利多二:台積電法說報佳音,化解了市場先前對於需求可能不佳, 以及匯率影響之擔憂,樂觀情緒有望延續,支撐股市短線熱度。

  利多三:美國有望解開AI禁令,輝達上周宣布將恢復向中國大陸銷 售H20晶片,股價再創歷史新高,若接下來可望取得出口許可證有望 可再激勵市場。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關稅不確定性仍存,不過,川普已經簽署 《大而美法案》,將有助推動美國經濟成長與舒緩部分市場不安,美 國企業財務表現仍具有韌性,然需留意,在近期美股持續走升之際, CNN恐懼與貪婪指數已達到「極度貪婪」區域,短線有過熱疑慮,不 建議投資人追高,可等待美股衝高回落後的修正行情時再重新布局。

  安聯投信台股團隊也表示,台股受到美股攀高提振,表現強勁,但 同時要留意短線漲多後可能面臨的調節壓力,建議台股操作將更重視 基本面及股價位階,布局仍以AI和半導體為主。
18 AI抗震撐盤 台股回檔可布局 摘錄工商C2版 2025-07-18

  台股近期高檔震盪,儘管新台幣升值帶來的匯率逆風,投信法人認 為,AI相關需求大,帶動出口成長,仍是盤面亮點,台股下半年動能 不墜,若短線股價因關稅政策而震盪回檔,反倒提供長線投資人布局 良機。

  野村臺灣增強50主動式ETF基金經理人林浩詳表示,研調機構Prop rietary Research資料顯示,S & P500今年獲利成長可達8.5%,2 026年度可望達14%,其中科技股連二年成長將有雙位數獲利表現, 顯示AI需求依舊強勁,搭配「台灣AI新十大建設」草案,AI題材仍是 主旋律。展望下半年,短線隨著財報季將至,無論好股壞股,短線股 價都可能受匯損拖累回落,投資人應持續聚焦趨勢題材,優先布局技 術領先、具全球布局優勢的龍頭企業。

  野村投信策略暨行銷處資深副總經理黃宏治指出,近期匯率雜音不 斷,不過,對具備技術領先的企業而言,匯率短期雖然會影響帳面獲 利,但對它們的實力與市場地位,實際影響有限。

  復華投信國內股票部主管呂宏宇分析,市場不確定性因素消除,A I將成為布局成長股的主旋律。即便有關稅議題干擾,雲端服務供應 商資本支出仍持續成長,預估ASIC仍處於黃金成長期;因AI伺服器量 產瓶頸已克服,從關鍵零組件生產到後端組裝測試,台廠為主要參與 者,將挹注設計代工、關鍵零組件及IP設計服務等產業的營收動能。

  安聯投信投資長張惟閔強調,產業面AI伺服器出貨已逐步進入放量 期,有助於帶動供應鏈營收與獲利同步成長。伺服器、高速運算與雲 端資本支出持續擴張,台灣相關電子與半導體產業將是主要受惠者。 非電子產業隨著關稅政策逐步明朗,內需導向與獲利穩健的企業亦有 機會脫穎而出。

  大華優利高填息30經理人郭修誠觀察,AI與高階製造投資動能未減 、台灣出口回升,內外資輪動活絡,因此對台股整體中期仍偏多看待 。

  郭修誠建議,聚焦具備成長性與法人買盤加持的主流多頭族群,包 含高殖利率金融股,法人籌碼積極偏多操作個股、CSP業者資本支出 上修受惠族群、美國AI基建台股受惠族群、記憶體漲價受惠族群,以 及WWDC 2025受惠概念族群等。
19 台股基金規模 再衝新高 摘錄工商C1版 2025-07-16
 關稅利空淡化,資金大舉回流台股,帶動主動式操作台股基金規模 再攀歷史新高,累計台股基金規模近一季成長近2成,優於整體境內 基金表現,其中23檔淨申購逾億元。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最新統計至6月底止,台股基金規模較前一個月 再增加356.1億元,來到5,883.9億元,突破去年12月的5,875.2億元 ,再創歷史新高;主要是5月、6月台股多頭走勢,讓台股基金規模大 進補,增加近千億元、增幅19.3%,優於整體境內基金的3.5%。其 中23檔近一季獲淨申購逾億元,帶動基金規模同步增長,包括復華、 安聯、統一、國泰、野村、瀚亞等旗下招牌基金多有進榜名列前茅, 同期間累積報酬約有2~3成。

  復華全方位基金經理人呂宏宇表示,若關稅政策不確定性消除,加 以AI相關應用蓬勃發展,將支撐台股下半年走勢,因此仍採中性偏多 操作,並以AI為布局成長題材主軸;復華中小精選基金經理人趙建彰 指出,美國ISM指數尚處低檔區,若關稅影響降低、Fed重返降息路徑 後,美國經濟動能可望再提升,台灣經濟雖因高基期,使成長動能可 能降低,但是仍可望正面發展,除以電子股為主,也搭配內需消費、 航空等傳產題材,掌握類股輪動行情。

  安聯投信台股團隊認為,隨川普關稅議題陸續底定,部分指標國家 的稅率結果相對正向,有利支撐市場信心,加上重要法說相繼登場、 半年報表現與未來展望陸續揭曉,匯率議題對半年報影響亦有望利空 出盡,盤面資金健康輪動,台股展望正向。

  野村投信強調,台股基本面仍具韌性,AI伺服器與高階製程需求持 續提升,聚焦AI應用鏈中具實質出貨與毛利優勢的個股,包含台積電 概念股、矽光子元件、AI伺服器、散熱與高速傳輸等關鍵零組件供應 商。
20 主動式基金 人氣回籠 5月跨國投資多重資產型淨申購125億元居冠 台股、跨國投資股票型也亮眼 摘錄經濟B1版 2025-07-15
台股不畏美國總統川普關稅新政挑戰,主動式台股基金人氣迅速回溫。根據投
信投顧公會統計,在主動式各類型基金中,5月淨申購表現,以跨國投資多重資
產型的125.7億元居冠、其次是台股、跨國投資股票型基金。

若再檢視這些人氣增溫的基金類型,率先超越川普關稅解放日前規模的基金類
型,則是台股基金、國內投資平衡型基金;其中台股基金到5月底規模超過3月
底逾450億元、國內投資平衡型基金則為近2億元。

安聯投信表示,儘管市場面對不少挑戰,美國營商環境獨特優勢依然存在,例
如美企資本回報率普遍較高、美國在AI領域領導地位,以及有利人口結構,因
此第3季建議聚焦具有潛力關鍵領域,如科技與部分工業類股,同時分散投資,
留意基本面與評價面。

在歷經第2季初洗禮後,市場呈現V型反彈;接下來,建議以收益打底,策略或
可以息收為主軸,多元分散布局。考量貿易摩擦影響初見,在經濟持穩背景
下,核心部分建議以成長股、非投資等級債、及可轉債組合為核心資產,全球
布局,建構跟漲抗跌的投資組合,參與成長也應對高檔震盪。

安聯投信台股團隊表示,AI需求比預期的要好且應用層面擴大,例如ASIC 伺服
器具備高客製化與低預算壓力,搭配未來逐漸轉向AI推論時代應用需求,有利
ASIC、AI伺服器出貨量持續成長,相關供應鏈產能可望因此受惠。

展望第3季,考量關稅議題和匯率變動可能壓抑部分企業獲利成長幅度,台股操
作將更重視基本面及股價位階,布局上仍以AI和半導體為主。

富邦投信表示,進入下半年,市場氛圍最差已過,但干擾因子仍在。下半年考
量關稅政策擾亂企業備貨生產節奏,待市場適度消化利空因素後,隨AI的強勁
需求及半導體的周期循環重啟,AI相關供應鏈第2季普遍迎來優異的營收表現,
且某種程度抵銷掉台幣升值對營收的減損,整體第3季審慎樂觀,台股下半年可
望進入尋找明年成長型行業及企業模式。

安聯投信台股團隊表示,台股受美股攀高提振,表現強勁,但同時要留意短線
漲多後的調節壓力。隨著市場逐步消化短期雜音,企業獲利有機會重新主導行
情。
 
第 1 頁/ 共 22 頁 共( 422 )筆
 
 
免責聲明:
本站為未上市、興櫃股票資訊分享社群網站從不介入任何未上市股票買賣、交易,相關資訊若與主管機關資料相左以主管機關資料為準
內容如涉及有價證券或商品相關之記載或說明者,並不構成要約,使用者請自行斟酌,若依本資料交易後盈虧自負。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