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fuling888.com.tw
網站瀏覽人數:00016620 人
日期:2025-11-07
會員登入
帳號:
密碼:
認證:
7974
詢價必答
姓名:
性別: 男.
電話:
手機:
股票名稱:
詢價 (買):
詢價 (賣):
張數:
內容:
認證:
3810
以手機號碼自動登入:
台北股市
國際股市
道瓊工業走勢

0919-186-809

QRCode 便捷網址連結

廣告連結
首頁 > 公司基本資料 > 台泥綠能股份有限公司 > 個股新聞
個股新聞
公司全名
台泥綠能股份有限公司
 
個股新聞
項次 標題新聞 資訊來源 日期
1 台泥 前三季獲利年增近2成 摘錄工商B4版 2024-11-12
 台泥(1101)11日董事會通過第三季財報,單季稅後純益31.41億 元、年增151.88%,EPS為0.42元;累計前三季稅後純益73.64億元, 年增18.85%,EPS達0.93元。台泥自結10月合併營收163億元、年增 73.63%,創下單月營收新高紀錄。

  台泥指出,前三季獲利較去年同期增加11.68億元,主要受惠今年 3月6日起併入歐洲OYAK及Cimpor兩公司業績,帶動營收較去年同期成 長,土耳其OYAK及葡萄牙Cimpor截至今年10月為止,已為台泥貢獻約 430億營收,來自土葡低碳水泥營收占台泥合併營收達35.27%。

  大陸水泥市場部分,因大陸實施降準政策,使台泥在大陸水泥營收 10月起呈現量價齊揚,較去年同期成長18%。台灣水泥巿場雖10月受 到2個颱風來襲,但營收仍維持與去年同期水平。

  台泥旗下包括台泥綠能及台泥儲能多數案場已陸續併網發電及參與 電力交易,10月營收較去年同期有明顯成長。至於今年來連續受到地 震及颱風影響的和平電力,已在第三季恢復正常營運。

  展望未來,在碳費開徵在即、市場對低碳水泥需求增加,台泥的水 泥、預拌混凝土廠都已加快低碳水泥及低碳預拌混凝土出貨量。

  台泥已訂下目標,到2026年全部只生產及銷售低碳水泥及混凝土。

  綠能事業是台泥企業團近幾年積極投入的領域,今年成果也逐漸顯 現;台泥能源事業體轄下台泥綠能,因再生能源發電增加,第三季單 月營收及累計營收年成長率都有高2位數以上的幅度。而旗下台泥儲 能建置儲能,積極參與台灣電力交易市場輔助電網,9月因有新完工 25MW的E-dReg儲能案場併網上線,因此營收獲利也都比去年同期有明 顯成長。

  積極布局歐洲新能源市場,爭取未來高達數百億歐元充儲系統商機 ,台泥計畫結合台泥儲能與Atlante、NHOA三家子公司強項,積極進 軍歐洲充儲市場。

  台泥董事會11日決議出售竹東舊廠6,509坪土地予忠泰建設,總價 近33億元。預計出售這筆土地年底前可為台泥帶來約26億元的淨利。
2 台泥好威 10月營收攻頂 摘錄經濟A 12 2024-11-12


台泥昨(11)日召開董事會通過三項議題,首先是第3季財報合併營收410.7億元,年增52%,稅後純益31.4億元,季增38.5%、年增66.1%,每股純益0.42元。累計今年前三季合併營收1,056億元,年增30.4%,稅後純益73.6億元,年增18.8%,每股純益0.93元。

其次,台泥公布10月合併營收162.7億元,年增73.6%,創下公司成立70年來歷史新高;累計今年前十月合併營收1,218.6億元,年增34.93%。

第三,董事會決議出售竹東舊廠6,509坪土地予忠泰建設,出售總價近33億元,處分利益約26億元,將在今年第4季貢獻台泥財報,每股貢獻獲利0.35元。

台泥與忠泰建設一年前是宣布合建,現在改為售地,據了解,主要著眼於避免區域不動產市場之不確定性,加上台泥希望加速非營業用不動產處置效率,台泥在竹東地區尚有2.2萬坪土地,未來計畫將持續開發活化。

台泥指出,今年前三季獲利較去年同期增加約11.68億元,主要受惠今年3月6日起併入歐洲OYAK及Cimpor兩家公司業績,帶動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台泥今年完成擴大收購併入葡萄牙Cimpor與土耳其OYAK兩公司,截至9月底認列的淨利,相較2023年同期分別成長218%和120%;截至2024年10月,Cimpor及OYAK總計已為台泥帶來430億元營收,來自土、葡的低碳水泥營收占台泥合併營收35.27%。

台泥大陸市場受惠於9月起實施降準政策,台泥在大陸水泥營收自10月起呈現量價齊揚,單月業績表現較去年同期成長18%。台灣水泥市場部分,雖然10月受到兩個颱風來襲,但營收仍維持與去年同期的水準。此外,台泥旗下台泥綠能及台泥儲能多數案場已陸續併網發電及參與電力交易,帶動10月營收較去年同期明顯成長。
 
第 1 頁/ 共 1 頁 共( 2 )筆
 
 
免責聲明:
本站為未上市、興櫃股票資訊分享社群網站從不介入任何未上市股票買賣、交易,相關資訊若與主管機關資料相左以主管機關資料為準
內容如涉及有價證券或商品相關之記載或說明者,並不構成要約,使用者請自行斟酌,若依本資料交易後盈虧自負。
 
回到頁首